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隨著新冠疫情在國外的爆發,世界經濟將遭受短期沖擊。若國外疫情持續發酵,世界經濟衰退的概率不斷增大。從沖擊上來看,國外疫情對出口型中小企業、金融市場產生的影響較大,人民幣具有升值趨勢,需提高警惕。對信托公司而言,需加強研判,抓住政信業務機會,注重資本市場結構性配置,防范國際業務風險。
一、疫情已造成世界經濟和國際金融市場動蕩
新冠病毒疫情開始在世界范圍內蔓延,國外疫情爆發防控難度增大。從短期來看,疫情已經對世界經濟造成了短期沖擊,金融市場持續震蕩。隨著疫情的不斷發酵,全球央行應對乏力,世界經濟衰退的概率不斷增大。
(一)疫情將嚴重沖擊世界經濟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截至3月9日17時,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10萬,中國境外共104個國家/領地/地區確診新冠肺炎28674例,死亡共計686例。其中,韓國、伊朗和意大利等國家疫情較為嚴重。世界衛生組織總干事譚德塞認為,該疫情構成大流行的威脅“已經變得非常真實” 。與國內應對疫情相比,國外疫情防控難度更大。首先,國外政府部門應急調動能力和資源協調能力遠弱于中國政府;其次,部分國家受到醫療體制和醫療條件制約,應對疫情存在缺陷。此外,受風俗習慣等因素影響,部分地區民眾對疫情重視程度不夠等。這都將擴大疫情的防控難度,擴大影響范圍和延長疫情的持續時間。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續影響,世界經濟正在遭受供給和需求的雙重夾擊,世界經濟正滑向2009年衰退以來最疲弱的擴張。
(二)疫情造成金融市場大幅震蕩
2月底,美股及全球股市出現了大幅下跌,2月最后一周,標普500更是單周下跌11.49%,是僅次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和911事件后的單周跌幅。作為避險資產的黃金則與標普500共同走弱。3月9日,在原油暴跌的催化下,美股三大指數開盤全線重挫,跌幅均超7%,觸發熔斷機制?;仡櫄v史,美股和黃金基本呈現負相關關系,本世紀美股和黃金同步變化則發生在2008年次貸危機期間。部分機構認為發生這一現象的原因為美股超賣,投資人賣出黃金頭寸應對股票頭寸的流動性緊張。不過,這一說法對整個市場行為的解釋略顯單薄。更可能的原因是市場對經濟下行產生通縮預期的反應。若未來市場發生通縮,雖然名義利率會下行,但通脹率下行更快,反而會使實際利率上升,進而造成資產價格下行。
(三)疫情引發世界經濟衰退的概率在不斷增大
疫情發生后,澳大利亞、美國等央行紛紛采取降息等措施,以應對經濟前景的不確定性。3月3日,美聯儲緊急降息50個基點,將聯邦基金利率區間降至1%-1.25%,這是自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以來美聯儲首次在兩次政策會議之間調整利率。隨著持續發酵,疫情引發世界經濟衰退的概率不斷增大。實際上,在2019年,全球經濟已經出現放緩跡象,多數國家已經開啟降息周期以減緩經濟下行壓力。疫情僅僅是經濟下行的短期催化因素,并未改變原有的趨勢。若疫情能夠在短時間內控制,部分需求的反彈將延緩經濟下行壓力。但是,在美聯儲等央行貨幣政策空間有限的條件下,疫情持續時間超出預期,疫情引發世界經濟衰退的概率將不斷增大。
二、疫情的國際影響對信托市場有一定傳導
由于疫情引發的進出口貿易下降將進一步拖累經濟增長,加劇國內出口型中小企業生存困境。金融體系將更加脆弱,國內資本市場震蕩加劇。此外,全球將步入新的一輪降息周期,人民幣短期具有升值趨勢。
(一)進出口貿易下降加劇國內出口型中小企業生存困境
從全球的價值鏈角度來看,疫情爆發對世界經濟產生沖擊,任何國家難以獨善其身。根據世界銀行在《2019年全球價值鏈發展報告》中的分類,從需求的角度,2017年美國、中國和德國為各自區域的需求中心,美國則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是世界需求的中心;從生產的角度,中美兩國是一般全球價值鏈(生產活動跨境一次)的中心,中國的需求主要來自于制造業,美國來自于服務業。德國在復雜全球價值鏈(生產活動跨境至少兩次)生產中具有需求中心的地位,涉及汽車、精密儀器等高端制造業,中國計算機行業是亞洲的需求中心。疫情在全球的爆發將對全球制造業的生產、運輸、用工等產生沖擊,進而拖累世界經濟。2020年,中國1-2月進出口總值比去年同期下降9.6%,其中出口下降了15.9%。部分中小企業是信托公司小微業務的客戶群體,企業生存困難,將增大小微業務還款風險。
(二)國際金融體系脆弱性增強將加劇國內資本市場震蕩
從杠桿率的水平來看,根據BIS的數據,美國非金融企業2008年12月為72.50%,2019年9月為75.30%,略高于2008年的水平。近年來,美國企業依靠超低利率舉債回購股票,推升股價,提高EPS和ROE水平以吸引資金配置,但實際利潤增速放緩。若疫情持續,這一問題可能會被放大并造成市場沖擊;美國政府部門杠桿率2008年12月為66.30%,2019年9月已上升至98.70%,這也將進一步制約應對疫情的財政空間。雖然美國居民杠桿率低于2008年的水平,但根據國盛證券的測算,美國居民的權益類資產配置占比已超過4成,若疫情造成權益市場大幅下行將會進一步推升居民的杠桿率。歐洲的情況也不容樂觀,若疫情進一步擴散,歐洲的財政將進一步受到挑戰,意大利等部分債務率較高的國家若發生債務危機將會進一步重創歐洲經濟。隨著金融市場對外開放程度的提升,國內資本市場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若美國資本市場出現震蕩,國內資本市場也將會受到沖擊。從國際投資機構的資產配置策略制定來看,宏觀經濟環境是權益、固收、商品等資產配置的基礎,若宏觀環境惡化,權益類配置整體規??s減,國內資本市場資金流入將會受到影響,而非此消彼長的關系。
(三)全球降息周期使人民幣具有升值趨勢
疫情發生后,全球多個國家宣布降息以應對疫情對經濟的沖擊。參考歷史經驗,美聯儲緊急降息后,當月常規會議也會大概率宣布降息。市場預期,美聯儲在3月中仍將會降息50個基點。目前,10年期美債收益率已下降至0.5%附近,處于歷史低位,美聯儲貨幣政策空間有限。參照2008年的經驗,由美聯儲購買政府債券向實體經濟注入流動性可能也是一個選項。不過,在經濟環境較差的條件下,由寬貨幣向寬信用的傳導機制可能不暢。美聯儲降息后,中美利差重回160BP的歷史高位,這將增加部分熱錢的流入,使人民幣具有升值趨勢。
三、信托公司對疫情國際影響的應對措施
信托公司需抓住國內穩增長的政策機遇,關注資本市場市場業務機會,防范國際業務和小微業務風險,不斷提高投研能力。
(一)抓住穩增長的政策機遇
從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受到疫情的沖擊來看,出口具有外生性,消費短期內難以具有較大的彈性,固定資產投資成為關鍵選項。而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制造業投資具有順周期性,保持地產投資穩定,積極發揮基建投資的作用,將有助于經濟的恢復。目前來看,基建項目將會加速落地。根據財政部的數據,前兩個月合計地方債發行規模達到12230億元,較2019年同期的7822萬億元,增長56.35%。其中,發行一般債2732億元,發行專項債9498億元。若情況進一步惡化,不排除政府部門增加基建投資力度對沖下行風險,政信業務將是信托公司近期關注的重點。
(二)資本市場業務需關注階段性機會、結構性機會和底部配置機會
在全球寬松的條件下,國內利率仍將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下行趨勢,可關注債券市場的階段性機會。從結構上,3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再次強調,把被抑制、被凍結的消費釋放出來,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費、升級消費培育壯大起來,使實物消費和服務消費得到回補。要選好投資項目,加強用地、用能、資金等政策配套,加快推進國家規劃已明確的重大工程和基礎設施建設。與消費,以及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 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相關標的將構成A股市場的機構性機會。此外,部分低估值、高分紅的周期股、金融股具備底部配置機會。
(三)防范國際業務和小微業務風險
近期,人民幣不斷走強,美聯儲降息后,國內貨幣政策空間進一步提升,這一趨勢更加強化。從疫情處置與經濟恢復情況來看,中國具備良好的基礎,外資對中國經濟穩定性的信心也進一步提升。信托公司近期開展國際業務需關注人民幣升值所造成的匯兌風險。國外金融市場,尤其是美國金融市場持續震蕩,若疫情控制力度不夠,不排除二次下探和極端情況的發生,需密切關注國際市場情況,防范相關風險。此外,在疫情期間,信托公司小微業務的展業和催收還款存在一定難度,部分公司催收困難。信托公司可根據國家相關法律規定及合同約定,視情況對部分非惡意逾期還款人予以展期,防范相關業務風險。
(四)提升投研能力對信托公司經營愈發重要
投研能力是信托公司的短板,此次疫情的爆發對信托公司的投研能力又是一次考驗。從經營來看,提升信托公司投研能力,加強對國內、國際經濟和資本市場研判,有助于提高公司應對能力,有助于防范和化解市場中的不確定性因素;從業務角度來看,隨著信托公司主動管理能力的提升,資本市場業務、國際業務等對信托公司投研能力進一步增強,是信托公司發展此類業務的支撐;從資管市場競爭來看,投研能力是資管機構的軟實力,也是市場競爭中的核心競爭力。隨著國內金融市場的不斷發展,提升投研能力對信托公司經營愈發重要。
作者:楊曉東
來源:中誠信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