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道一卡2卡三卡4卡老狼,久久啪99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视频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六区,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日,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人人国语,直接在线观看av,久久久精品亚洲爽妇

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的現狀及建議
發布時間:2020-10-09   來源:   分享到:


 目前國內高凈值人群數量持續增加,如何有效管理自身手中的大量資金成為了他們的難題。養老型家族信托的出現使這一問題得以緩解。2018年8月,中國銀保監會下發《關于加強規范資產管理業務過渡期內信托監管工作的通知》(信托函【2018】37號),首次對家族信托給予“官方定義”,即是:家族信托是指信托公司接受單一個人或者家庭的委托,以家族財富的保護、傳承和管理為主要信托目的,提供財產規劃、風險隔離、資產配置、子女教育、家族治理、公益(慈善)事業等定制化事務管理和金融服務的信托業務。


 一、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發展現狀


 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在國外已經非常成熟,通過對其研究發現,養老型家族信托有保密性強、法律完善,合理避稅等眾多優點,并在西方社會財富傳承上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國老齡化問題逐漸凸顯,且財富多集中在中老年客戶手中,因此,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市場規模日益增長。雖然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有很大發展前景,但從目前情況看,這類業務在我國的還處于初始階段。現將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發展現狀分析如下:

 中國高凈值人群資金持有量。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的需求者大部分是高凈值人群,這類人群資金持有量的增加意味著市場需求增加,從而給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充足動力。據招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私人財富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居民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規模為188萬億元,而在2005年時才只有25萬億元。并且還發現,2017年高凈值人群持有可投資資產規模為58萬億元,相比于2005年增長超過了10倍,具體如圖1。


7JTIFXYDY[I(2I@_CC9ZC3Q.png

 中國主要養老型家族信托品種。近幾年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快速發展,已經初具規模。從《中國家族信托白皮書(2017)》中可以發現,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規模超400億元,涉及14家銀行以及21家信托機構,具體品種如表1所示。

PV$Y}@UD66`A7FA9(ABE5AE.png


二、中國養老型家族信托主要模式


 信托公司主導模式。這類模式主要由信托公司進行引導,參與方較少。平安公司在早年推出的平安信托“鴻承世家”系列是典型的信托公司主導的養老型家族信托模式。這個系列的期限為50年,以單一完全資金信托模式運作。平安信托是這個系列產品的唯一發起人,他把其設置成可以撤銷的信托業務,并且值得注意的是這一系列產品的信托資產被設置成由平安銀行和委托人兩方面一起進行管控,從而可以有效確保委托人的控制權。在受益人以及委托人都知曉此產品的情況下,受托人按照約定日期或者委托人、受益人的要求,對信托產品的運行和管理情況進行細致匯報,從而實現監督與被監督這兩種作用。此外,委托人還可以可根據各自不同需求,適當改變信托資產管理方式方法。在這個時候,信托公司可以在委托人同意的情況下,對產品運轉管理方面進行合規的改變。再者,對受益人、受益人條件、受益人份額的改變,必須要信托公司征得委托人同意或依據相關信托契約進行。在此種運作方式下,家族成員之間的利益于多樣化分配方式中得以均衡,同時也能夠保障全體家族成員的基本生活需求。

 私人銀行主導模式。從國內外情況看,由銀行主導或參與的家族信托運行模式已經非常普遍。在國外發達國家,家族信托是私人銀行的大部分利潤來源,已經很難被其他業務所取代。在國內,招商銀行是這類模式的先行者。2007年招商銀行便在國內推出了私人銀行業務,該業務憑借私密性好、投資價值高、穩定性好等眾多優勢受到高凈值人群關注,基本全部覆蓋了我國所有地區,并有效吸收了大量資產。在這一類的養老型家族信托模式中,在制定法律合同或設計方案時,除了銀行需要與委托人制定契約,信托公司還要承擔部分責任。但是這類模式也有自身的不足之處,例如該模式的進入門檻較高。

 私人銀行和信托公司合作模式。“家業恒昌”系列信托產品是北京銀行與北京信托共同推出的單一資金信托產品,這是私人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模式在國內的突出代表。這一產品具有財產保值、資產增值、財富傳承等諸多功能,要求客戶最低的受托財產為3000萬元起,且首選貨幣資金,信托存續期為 5 年以上,是不可撤銷信托。該產品2013年問世以來,獲得了銀行高端客戶的關注和認可,其客戶規模與管理資產取得了年均50%以上的增長。此產品旨在為委托人制定符合其個人特色的信托方案,將為委托的信托目的綜合考慮,分析其風險偏好、資產情況、受益人結構等因素。不僅如此,為實現信托資產的保值與增值,另有各方面專家共同協商制定和執行投資策略。


三、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存在問題


 西方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已十分成熟,但從目前情況看,這類業務在我國的還處于初始階段。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的推廣工作仍面臨不少困難和挑戰,主要表現如下:

 1. 養老型家族信托產品存在很大缺陷。中國金融改革市場化推進速度加快,家族信托業務面臨著多元市場主體的激烈競爭。為搶占財富市場蓬勃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商機,眾多機構針對高凈值客戶迅速推出了自己的家族信托業務,形成了眾多參與主體的市場競爭格局。但由于我國起步較晚,家族信托業總體仍存在著產品服務同質化嚴重、投資工具缺乏、投資標的有限、高素質人才隊伍規模較小、風險管控不嚴、創新動力不足等諸多問題。

 2. 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規模較小。根據《中國家族信托白皮書(2017)》顯示,2017年我國家族信托規模超400億元,但是同22萬億的信托市場規模相比,家族信托業務的占比很小,僅為0.2%。有信托研究機構對養老型家族信托產品規模進行分析預測,估計到2020年養老型家族信托規模將有大幅增加,達到8000億元。但是,根據分析結果可以看到,8000億元的信托市場規模也僅能占到2020年預測信托總規模的2%左右。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發展還比較滯后,依舊是信托業的邊緣業務,無法滿足我國高凈值人士對自身財富管理的急切需求。但是從另一個方面來看,我國這一市場規模未來還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和上升空間。

 3. 養老型家族信托法律法規亟待完善。首先,我國的養老型家族信托財產保障管理制度不健全。從目前我國的相關法律中可以看到,只有信托法中有這一規定:“設立財產信托,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定應當辦理登記手續的,應當按照規定辦理信托登記。如若沒有辦理登記的, 應當補辦。但是我國尚未出臺相關的法律法規制度,也沒有建立統一完善的登記制度,因此在實際操作中就缺乏相對應的法律依據。其次,我國還未開始實施遺產稅,從而不能照搬國外信托產品。從國外的發展歷史看來,信托的產生主要帶有著很強的稅收籌劃的目的,其中最主要的就是遺產稅。但在我國遺產稅并未出臺,大多數地區實現的是所得稅以及流轉稅為主體的稅制,由此可見,通過信托來稅收籌劃遺產稅,對我國來說還為時尚早。并且,我國稅收體制還有待進一步完善,很大程度上限制了養老型家族信托對高凈值人群的財富傳承和管理功能。可見,在未來要合理制定有針對性的稅收政策,對不同的受托人,不同的身份可以采取不同的稅收政策。


 四、促進養老型家族信托市場發展的對策建議


 目前,我國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仍處于起步階段,各方面法律、規章制度還不是很完善,發展其市場還有很大空間。為此,提出如下政策建議:

 1. 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法規制度。法律法規制度的不完善制約了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的快速發展,因此本文認為可以從以下幾點進行完善。第一、針對目前信托領域監察制度的缺失,建議在《信托法》中增加與信托監察人制度的相關規定,給與家族信托監察人權利以及義務,從而更好保證委托人的利益不受到損害。二是對《信托法》進行適當修改完善。在未來制定政策時可以適當對《信托法》進行修訂,使其在民事信托方面的相關規定更加健全,同時做好其與相關法律銜接,使其有法可依。三是針對稅收的問題,建議對養老型家族信托業務實行與其他經濟行業不同的稅收制度。此外,對于目前信托業務中較為嚴重的重復征稅問題,建議明確各個環節納稅主體,并對遺產稅進行進一步研究。

 2. 提供定制化產品。第一、對于目前養老型家族信托產品單一的情況,相關機構可以豐富產品種類,為客戶提供多種風險等級和對應收益的產品,使自身的產品期限結構、收益比例更為多樣,同時提高自身資產配置能力,為客戶提供多種資產配置方式。第二、相關機構需要深入了解客戶需求,及時根據客戶實際資產情況進行合理管理,并為客戶提供專業化定制服務。


 作者:胡嘉怡

 來源:中央財經大學綠色金融國際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