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道一卡2卡三卡4卡老狼,久久啪99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视频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六区,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日,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人人国语,直接在线观看av,久久久精品亚洲爽妇

十四五期間信托業務的五大轉型機會
發布時間:2021-04-12   來源:   分享到:

2021年3月13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在新華社網站正式發布,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全面勾勒了2035年中國發展的宏偉藍圖。綠色金融、養老信托和資本市場成為信托公司轉型發力的重要方向。


一、本源業務孕育新信托、新機遇


(一)服務實體經濟

《規劃綱要》強調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的原則,明確提出要“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健全具有高度適應性、競爭力、普惠性的現代金融體系,構建金融有效支持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作為金融體系重要機構,信托公司要發揮自身的制度優勢,面對新環境、新形勢的變化,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多維度滿足實體企業融資需求。根據中國信托業協會的統計,截至2020年四季度末,信托行業管理資產規模達20.49萬億元。其中,投入實體經濟(不含房地產)的信托資產余額約12.91萬億元,占全部信托資產余額的63%。


(二)回歸信托本源

《規劃綱要》同時指出要繼續“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規范發展非銀行金融機構”。在資管新規的大框架下,《信托公司資金信托管理暫行辦法(征求意見稿)》已于2020年5月發布,后續隨著正式稿出臺,信托公司將在新規指引下,明確行業轉型方向,推動本源業務發展。具體來看,資金信托將回歸“賣者盡責、買者自負”的私募資管產品本源,限制期限錯配,打破剛性兌付,發展為直接融資特點的資金信托;財富管理業務將緊緊圍繞高凈值人群財富增值保值以及財富保護與傳承等綜合需求,拓展投資渠道、進行多元化的資產配置,推進家族信托業務;同時基于信托的財產轉移與財產管理的制度優勢,以受托管理為特點的服務信托將進一步鼓勵和支持,新產品和新業務模式將會逐步探索。


二、傳統業務要適應新形勢變化


(一)地產重心轉向存量市場

關于房地產,《規劃綱要》指出要“實施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促進房地產與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并延續了此前“房住不炒”的定位,提出要“支持合理自住需求,遏制投資投機性需求”。同時綱要也指出一些政策導向,包括“有效盤活存量住房資源”,“加快推進城市更新,改造提升老舊小區、老舊廠區、老舊街區和城中村等存量片區功能”,“以城市群、都市圈為依托促進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聯動”,“加快建設現代社區”,“加快發展物業”等。

可以看出,未來房地產政策將保持一定的穩定性,地產市場的重心將從過去的增量市場轉向存量市場,存量市場中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是重點。事實上,近年來各地政府已出臺相應的城市更新政策,指導各地因地制宜推進城市更新。老舊小區改造也蘊含較大的市場空間。據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統計,目前全國共有老舊小區近16萬個,涉及居民超4200萬戶,建筑面積約40億平方米,整個老舊小區改造投資總額可達4萬億元。因此,信托公司應順應市場變化,發揮自身優勢,積極拓展城市更新及老舊小區的業務機會。此外,規劃中提到的都市圈建設、現代社區培育、城鄉融合、物業管理等幾個方面也是可以關注的領域。


(二)政信業務探索REITs新模式

關于基礎產業融資,《規劃綱要》提出要“穩妥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嚴懲逃廢債行為”。近幾年地方政府債務壓力逐年遞增,融資平臺業務風險加大,特別是2020年以來,一些大型國企為代表的債券違約更是加劇了市場的擔憂。正是在此背景下,去年下半年以來,中央不斷強調要逐步化解地方政府債務風險,顯示堅定打擊逃廢債的決心。對于信托公司而言,面對環境的變化,傳統政信業務已不再適應形勢要求,應主動探索新方向,如基礎設施REITs。本次規劃也提到要“推動基礎設施領域不動產投資信托基金(REITs)健康發展”。目前首批公募REITs產品發行上市落地在即。不論是作為SPV,還是資產配置需要,信托公司都應逐步探索參與其中。



三、創新業務在規范與鼓勵中發展


(一)消費金融搶占市場份額

關于消費金融,《規劃綱要》提出在立足國內大循環的基礎上,要“增強消費對經濟發展的基礎性作用”,“全面促進消費”。擴大消費離不開消費金融的支持,作為促進消費的助推器,未來消費金融仍有較大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規劃也明確指出要“規范發展消費信貸”。事實上,近幾年監管已多管齊下對行業進行規范,包括對P2P清理整頓、出臺互聯網貸款新規及網絡小貸新規等系列政策,鼓勵消費金融業務持牌經營,促進行業健康發展。對信托公司而言,在鼓勵與規范的雙重背景下,作為持牌金融機構,正迎來新的發展機遇,要不斷加大科技投入,利用P2P、網絡小貸新一輪出清的機會,搶占市場份額。


(二)供應鏈產品要不斷創新

關于供應鏈金融,《規劃綱要》多處提到要發展供應鏈,“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并指出“推動供應鏈金融創新發展”。信托公司應把握新形勢下供應鏈發展機遇,不斷創新金融產品,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

此外,綱要還提出一些金融產品創新的方向,信托公司可嘗試探索,如“鼓勵金融機構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科技保險等科技金融產品”,“開展科技成果轉化貸款風險補償試點”。



四、轉型業務具有較大的市場空間


(一)綠色金融背景下發力綠色信托

綠色金融是近幾年金融服務的重點。《規劃綱要》有50處提到“綠色”,涵蓋制造、消費、生態、服務等多方面,并明確提出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兩會期間“碳達峰、碳中和”更是成為市場關注的熱點,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相關工作進行了部署,要求打好這場硬仗,如期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標。根據中金公司最新預測,碳中和將在未來40年帶來60萬億的綠色能源總投資。面對如此大的市場空間,信托公司應順應形勢,將綠色金融作為行業轉型的方向之一,充分發揮信托工具的靈活性和跨市場的優勢,通過信托貸款、資產證券化、股權投資、產業基金等多元化方式提供綜合金融服務,滿足綠色產業的資金需求。


(二)老齡化背景下養老信托大有可為

《規劃綱要》還多次提到養老,要求聚焦養老領域,推動養老產業發展。當前我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日益突出,養老產業具有巨大的發展空間。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養老產業市場規模達6.57萬億元,預計2022年可達10.29萬億元。信托公司基于其破產隔離及財產管理等獨特的制度優勢,未來在養老產業中大有可為,既可以提供以養老服務為目的的服務信托,如年金信托、養老消費信托,也能提供以養老保障及財產傳承為目的的家族信托,將養老服務、財產管理與財富傳承等結合提供綜合一攬子金融服務。兩會期間已有多位代表發聲, 建議加快建章立制,讓信托機制在養老事業中發揮更大作用。


五、加大資本市場業務布局

就資本市場發展,《規劃綱要》也多處著墨,包括“提高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比重”,“發揮產業投資基金引導作用”,“暢通科技型企業國內上市融資渠道,增強科創板硬科技特色”,“鼓勵發展天使投資、創業投資,更好發揮創業投資引導基金和私募股權基金作用”等等。對信托公司而言,在非標受限的背景下,發力股權投資、布局資本市場也是可轉型的賽道之一。利用信托工具的靈活性,通過一級市場投資、定增、并購、以及Pre-IPO等多種方式,滿足企業融資需求。《規劃綱要》同時也對重點發力的行業進行了闡述,預計十四五期間,可重點關注以下領域:

一是科技創新。未來五年,將“聚焦量子信息、光子與微納電子、網絡通信、人工智能、生物醫藥、現代能源系統等重大創新領域組建一批國家實驗室”;同時“瞄準人工智能、量子信息、集成電路、生命健康、腦科學、生物育種、空天科技、深地深海等前沿領域”。

二是高端制造。十四五期間,將深入推動智能制造、綠色制造工程、服務型制造產業發展,聚焦信息技術、生物技術、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新能源汽車、綠色環保以及航空航天、海洋裝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爭取五年后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超過17%。

三是數字經濟。未來將加大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加強關鍵數字技術創新應用,“聚焦高端芯片、操作系統、人工智能關鍵算法、傳感器等關鍵領域”;同時加快推動數字產業化,“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云計算、網絡安全等新興數字產業”,建設數字經濟、數字社會、數字政府,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


作者:劉 曉 婷

來源:中 融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