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央行官員表示,第二輪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總額將不超過600億元,但本著成熟一家批復一家的原則,最后的發行規模還要看市場情況。目前除國開行已獲批外,工行、農行、中行等幾家銀行已上報方案,但尚無法確定下一個將何時批準。他表示,此次試點與2005年推出的第一批試點相比,除擴大規模外,還適當擴大了資產池的資產范圍。“沒有像上次那樣嚴格限制只能是什么,國開行這次基本上是優良信貸資產。接下來具體還會有什么樣的資產如個人消費貸款等,還要視金融機構的具體產品而定。” 不過,這位官員表示,這次試點并非完全沒有限制,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證券化暫時還是不允許做。 有消息稱,在第二輪試點結束后,信貸資產支持證券將進入放開總額度限制的常規化發行階段。對此這位官員表示,希望可以如此,但最終還是要視第二批試點經驗而定。 至于投資者范圍,這位官員透露,雖然尚沒有正式文件出臺,但保險公司投資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已經在監管層達成共識,目前正在積極推動中。(www.trustlaws.net) 目前工行、中行、農行等幾家商業銀行都已上報方案,其中工行設計的產品規模大約為40億元左右。工行人士介紹說,因為是頭單,拿出來證券化的貸款質地都非常優良。 央行金融市場司副司長沈炳熙此前曾表示,資產證券化對商業銀行的意義即在于合理調整整個資產的地區結構和行業結構;一些網點比較少的銀行,可以通過其信貸資產證券化擴充資金渠道。“從宏觀看,信貸資產證券化也是擴大直接融資的一種方式,其本質上是最終需要用錢的企業和提供資金的機構投資者的交易,起到連接資本市場和信貸市場的作用。” 我國于2005年3月啟動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首批兩家試點銀行的國家開發銀行和中國建設銀行已發行3只信貸資產證券化產品,總規模超過130億元。其中,國開行在2005年和2006年末發行的兩期ABS,規模約為42億元和70億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