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轉型壓力下信托增資潮起 半年增資超200億
時間:2016/6/21 作者:張奇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當前,增資無疑是信托業內熱點事件。華信信托的增資才落地,西藏信托、中江信托的增資剛獲批,華潤信托、安信信托(16.290, 0.00, 0.00%)、粵財信托又披露增資事項。
6月17日,粵財信托增資事項獲得廣東銀監局批復,同意其注冊資金由15億元變更為28億元。
此前一天,華潤信托公告稱將增資至60億元;同時安信信托公告稱,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近50億的申請獲通過,按其此前公告,這筆資金扣除發行費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公告或間接披露增資的13家信托公司,獲批額度達207.03億元。
“歸結起來,增資的主要為市場化程度較高的公司。”用益信托研究員廖鶴凱稱,從公司角度來說做大業績必定要增資。
“增資后,能不能有效運用顯得較為關鍵。”華北某信托公司人士稱,按去年的情況看,增資對自營業務發展產生較大助益,但在今年市場行情下,證券市場低迷、優質資產難找,要實現去年的收益則顯得比較困難。
信托資本座次重排
6月16日,華潤信托公告稱,將以資本公積、盈余公積、未分配利潤轉增33.70億元注冊資本,實收資本將由26.30億元增至60億元。
同一天,安信信托公告稱,其非公開發行A股股票募資近50億元的申請獲通過,按其此前公告,這筆資金扣除發行費后將全部用于補充資本金。
此后僅一天,粵財信托的增資事項也獲得銀監局批準,擬將注冊資本由15億增至28億元。
僅6月份至今,就有華潤信托、中江信托、西藏信托、粵財信托等4起增資事宜。
另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今年公告或間接披露增資的信托公司包括華信托、西藏信托、中江信托、長安信托等共13家,獲批額度達207.03億元。
若算上公告但尚未批準的情況,增資數額達279.16億元,已接近去年全年水平。據信托業協會數據顯示,去年全年實收資本增加266億元。
伴隨火熱的增資潮,信托公司注冊資本排位也發生了較大變化。2015年底,僅4家信托公司注冊資本在60億元以上。重慶信托、平安信托、中信信托、中融信托分別以注資資本128億元、120億元、100億元、60億元位居前四。
因工商變更需要一定時間,若以獲批數額來看,目前注冊資本60億以上信托公司已達到7家。民生信托、華信信托、華潤信托均跨越60億門檻,并分別以70億元、66億元、60億注冊資本位列行業第四至第六。
上述排序年內仍會發生較大變動。一方面若安信信托的增資事項獲批,以其此前披露的募集資金用途看,其注冊資本大概率在60億元以上;另一方面,光大興隴信托、華信信托均表態有意增資至100億元。
業務擴張、評級造成增資潮
安信信托在其發行A股預案中指出,2015年信托資產規模持續增長,業務發展對凈資本消耗較快,未來可能面臨凈資本不足的壓力,將限制公司業務的發展。因此,此次募集資金用于補充資本金。
“業務達到一定規模以后,凈資本不符合監管要求就無法進一步擴張。”廖鶴凱稱,增資對后期操作各類業務都會有好處。
行業評級被認為是增資另一大因素。2015年12月公布的《評級指引》明確中國信托業協會將對信托公司進行全面綜合評價并向社會公布,而資本實力則是評級的四個主要的指標之一。此前華信信托增資目的之一便為,提升評級水平。
同時,業內人士認為增資能增強抗風險能力;利于獲取創新業務資格;能更多開展固有業務,實現固有、信托雙驅動布局等皆為信托公司增資因素。
不過整體來看,當前信托業增資更多被認為是一種大趨勢。按照目前信托16萬億管理規模,1709.35億元的實收資本相對于而言并不算大。
信托業務承壓的情況下,增資必定會促進固有業務的發展。當前部分業內人士開始擔憂,固有業務收入占比不斷攀升,信托主業地位可能會遭受沖擊。如果信托公司把主要精力放在固有業務時,難以避免自身利益和委托人利益發生沖突的情況。
“信托公司當然要把信托業務作為主業,個人保守觀點是固有業務收入不要超過50%,”中國人民大學信托與基金研究所執行所長邢成這樣認為,“但是在信托主業業務不足以支撐信托公司的快速發展時,適度發展一些固有業務也沒有問題,也是對信托公司投資、市場判斷、風險抵御能力的一個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