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道一卡2卡三卡4卡老狼,久久啪99国产精品,日本在线视频不卡,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六区,天天干天天操天天干天天日,国产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人人国语,直接在线观看av,久久久精品亚洲爽妇

銀監會十部門“兩會”前集體亮相!詳細解答資管新規、銀行理財與股權治理等問題
發布時間:2018-03-07   來源:   分享到:

銀監會十部門“兩會”前集體亮相!詳細解答資管新規、銀行理財與股權治理等問題
2018-03-06 來源:新浪金融 

3月2日,銀監會十部門負責人集體亮相“兩會”前的新聞發布會,就防范與化解金融風險、引領銀行業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情況作出說明。此外,銀監會還對市場較關心的資管新規進展、銀行理財發展狀況、商業銀行股東與股權亂象等問題進行了解答。

銀監會起草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

擬作為資管新規配套細則適時發布

去年11月17日,“一行三會一局”聯合發布《關于規范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下簡稱資管新規)。

銀監會創新部主任李文紅表示,資管新規旨在統一同類資管產品監管標準,推動資管業務健康發展,有效防控金融風險,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公開征求意見結束后,銀監會繼續配合人民銀行等部門研究梳理各方反饋意見,進一步修訂完善資管新規,并將指導銀行制定實施平穩過渡方案,促進實現新舊規則的有序銜接。

李文紅稱,銀監會一直高度重視理財業務風險和監管問題,不斷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監管框架。

一是持續推進制度建設。陸續發布實施了一系列監管規定,逐步形成理財業務監管框架。近期,根據“資管新規”的總體要求,銀監會對現行監管規則進行了系統梳理,研究借鑒國內外監管實踐,起草了銀行理財業務監管辦法,擬作為配套細則適時發布實施。

二是加大監督檢查力度。2017年以同業、理財和表外業務等為重點,開展“三三四十”專項治理和綜合治理,推動理財業務回歸本源、規范發展。

三是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指導銀行業理財登記托管中心建立理財產品信息登記系統,初步實現了理財產品的全國集中統一登記和穿透式信息報送,也為投資者提供理財產品登記編碼的驗證查詢服務,防范“虛假理財”和“飛單”。

2017年以來,隨著銀監會持續加大監管力度,銀行理財業務已在按照監管導向有序調整,總體呈現出更穩健和可持續的發展態勢。截至2017年末,銀行理財產品余額為29.5萬億元,較年初增加4860億元,比2016年少增5.1萬億元;同比增長1.7%,較上年同期下降22個百分點。同業理財規模和占比連續11個月環比“雙降”,較年初減少3.4萬億元,下降51%。根據最新數據,2018年1月,銀行理財產品規模延續了增速放緩的趨勢,同業理財產品規模和占比連續12個月環比下降。

李文紅表示,下一步,希望商業銀行統一認識,主動作為,積極推動理財業務規范轉型。認真分析理財業務發展趨勢,研究制定理財業務戰略轉型規劃,及早啟動系統開發改造工作,抓緊推進理財業務規范治理,為新規出臺后更好實現平穩過渡奠定良好的基礎。要進一步做好金融理財知識的宣傳普及工作,對客戶加強信息披露和風險提示,防止誤導銷售。強化投資者適當性管理,向投資者銷售與其風險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理財產品,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銀監會加大對銀行股東違法違規行為查處力度,將中小銀行股權管理納入2018年現場檢查計劃

今年1月5日,為加強商業銀行股權管理,規范商業銀行股東行為,彌補監管短板,銀監會出臺《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

銀監會法規部主任劉福壽介紹,為解決當前商業銀行股東和股權方面存在的一些亂象,銀監會經過7、8個月的研究,制定了《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以2018年一號令的形式發布。

該辦法主要內容有五個方面:

第一,確定“三位一體”的商業銀行股權穿透監管框架。包括對股東、商業銀行和監管部門都提出了要求,重點是解決隱形股東和股權代持等問題。

第二,明確主要股東的范圍,包括對主要股東概念的界定、明確主要股東的責任,加強對主要股東行為的規范。

第三,明確金融產品入股商業銀行規則,重點解決利用金融產品等非自有資金入股的問題。

第四,強化商業銀行與股東及相關人員的關聯交易管理,重點解決利益輸送,還有掏空銀行的問題。

第五,辦法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強化監管部門職責,明確法律責任,加大對違規股東的懲處力度。

此外,劉福壽還表示,下一步,銀監會將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推動辦法的實施。

第一,加強培訓。《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暫行辦法》對商業銀行股權管理提出了一些新舉措和要求。銀監會將通過培訓會、經驗交流等形式加強對辦法的培訓宣傳。

第二,指導商業銀行加強股東管理,強化源頭風險控制。堅決制止股東對銀行施加不當控制和謀取不當利益。相關機構監管部門和派出機構已經或計劃通過監管會談、專題會議、發布細則等辦法,對商業銀行提出明確監管要求。

第三,嚴格股東資質,把好準入關口,支持依法合規、資質優良的投資者入股商業銀行。

第四,組織開展商業銀行股東履職和履約情況的評估,加強對股東行為的持續監管。

第五,將中小商業銀行股東和股權作為公司治理的重點內容,納入2018年現場檢查計劃。

第六,加大對商業銀行及其股東違法違規行為的查處力度。

遏制信托通道業務功效明顯:

2018年1月末銀信通道業務實收信托8.39萬億元

近年來,信托業規模增長迅速,引發市場廣泛關注。那么,監管部門是如何引導信托業回歸本源,支持經濟社會發展的?

銀監會信托部主任鄧智毅表示,一方面,近些年來信托業整體發展速度確實較快,管理的信托資產持續增長。截至到2017年末,全行業管理的信托資產達26.25萬億元,比年初增長了29.81%。

另一方面,信托業也在逐漸支持實體經濟的發展,這主要體現在三方面。

第一,信托業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越來越明顯。近些年,銀監會積極鼓勵信托公司緊緊圍繞全局性、基礎性、戰略性的一些重點工程和重大項目來提供金融服務,以緊緊圍繞國家產業政策導向來開展業務。截至到2017年末,信托業投入實體經濟的信托資產余額16.52萬億元,占整個信托資產的比例為62.95%。

另一方面,也積極鼓勵信托公司助力供給側新興產業發展,采取股權投資、“股權+債權”等模式來支持新能源、信息科技、生態建設、健康養老等新興產業的發展。截至到2017年末,信托業投入到這些新興產業的信托資產達到8096.84億元,同比增長30.58%。

與此同時,銀監會也積極鼓勵信托公司支持“三去一降一補”,積極支持小微企業的發展,特別是利用并購基金、中小企業投資基金等多種形式來支持。截至到2017年末,投入小微企業的信托資產余額是2.47萬億元,同比增長了39.68%。

第二,信托業促進社會發展的成效也是越來越明顯。這些年來,各個信托公司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在踐行社會責任方面做了很多嘗試。近年來,作為全行業的一個新的舉措就是推出了“慈善信托”。

從2016年9月1日《慈善法》正式施行以來到今年1月份,信托公司設立了67筆慈善信托,合同規模達到了8.93億元。“慈善信托”從一張白紙上發展起來并非易事。

第三,在遏制信托通道業務方面,引導信托業回歸本源的政策功效越來越明顯。過去銀監會圍繞信托通道業務治理也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社會也關注到還是存在一些不足。

去年底,銀監會下定決心頒布了《中國銀監會關于規范銀信類業務的通知》(銀監發〔2017〕55號),對近期增長較快的銀信通道業務進行了嚴格的規范。從兩個月的效果實踐來看,政策功效應該是比較明顯。截至到2018年1月末,事務管理類的信托資產規模是15.45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1959億元,環比下降了1.25%,其中銀信通道業務實收信托8.39萬億元,比年初減少了1137億元,環比下降了1.34%。所以說我們從銀行端和信托端共同發力,從資金全鏈條的角度進行監管,現在看來,政策的功效比較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