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一、2014年一季度信托行業發展概況
1. 發行規模較去年同期下滑40%,但仍充滿機遇。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個月投向基礎產業的集合信托規??傆?08.57億元,同比減少了23%。而去年同期投向基礎建設的集合信托規模達到537.25億元。監管層的嚴控,以及信托公司自身的刻意回避,是這類產品發行量大降的原因。除政信類產品外,整體來看,第一季度集合信托產品的發行量也增長乏力,甚至同比出現小幅下降。用益信托的數據顯示,集合信托發行1286個,募集資金2104.84億元,與去年同期的2281.53億元相比小幅下滑。供需乏力是信托成立規模下滑的主要原因,經濟疲軟、規范影子銀行、信托公司提高風控門檻使融資需求下降,以及基金專戶渠道分流項目,均影響供給端;而投資者風險偏好下降,高收益的互聯網貨幣基金、銀行理財產品分流資金,則直接沖擊需求端。
今年基建類信托發行量銳減,會使其稀缺性開始凸顯。但是,并非所有基建項目都是風險投資,因此開發此類項目時要更關注當地的財政實力,還要對單個項目的風控措施、還款來源進行考察。信托公司應首選市級、省級的政信類項目,而不要去涉及一些區縣性項目。此外,最好回避累計融資規模已相當大的地區的項目。
2. 市場資金比較充裕,機構客戶投資信托產品熱情高漲。據不完全統計,今年以來已有20多家大型機構發布購買信托產品的公告,認購資金規模近60億元。其中,單一信托占比重不斷增大,占比近三成左右?!皢我恍磐屑葱磐泄靖鶕袑嵙Φ馁Y金委托人的要求,單獨設立的信托計劃。由于這種產品資金來源單一,收益比集合信托產品要高一些?!鳖愃飘a品預期收益率超過10%是普遍情況,自然更受機構投資客戶的青睞。
3. 金融同業機構的合作能拓展金融機構業務量、增大資金管理規模,是一個新的發展方向。資料顯示, 2013年中信證券拓展以銀行為主要客戶群體的定向資產管理業務,企業年金、社保基金以外的定向資產管理業務規模增加約人民幣2465.42億元,極大地拓展了該公司業務量與資金管理規模。這說明與機構合作是一個很重要的方向,公司要加強與金融同業機構的合作。
4. 信托公司競相入股險企,信保合作或成趨勢。近日,保監會同意都邦財產保險公司股權轉讓,中泰信托受讓都邦財險股份5.15億股,持股比例達19.07%,信托公司競相持有保險公司股權引人注目。隨著2012年下半年多項保險資金投資新政的陸續出臺,險資被獲準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選擇持股保險公司。信托產品一大資金來源就是險資,信托公司正是看中保險公司充沛的資金,同時保險信用也可以為信托產品增信,未來有保險資源的信托公司會更有競爭力。目前至少有十余家信托公司持有保險公司股權?!皳碛斜kU公司股東背景可以促進保信合作。隨著銀監會加大對銀信業務監管力度后,信保合作的意愿逐漸加大,一方面信托靈活的制度可為保險公司所用,另一方面滿足信托公司對資金的需求。信保合作的趨勢是保險、信托公司互相持股。全牌照的優勢巨大,金融機構的豐厚利潤、資源整合、規模效益、混業架構下資本的乘數效應,是金融機構并購混業經營的動力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