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信托專用證券賬戶正式“解禁”
發布時間:2012-09-07   來源:上海金融報 2012-09-07 李茜   分享到:
日前,中國證券登記結算有限責任公司發布《關于信托產品開戶與結算有關問題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信托產品開立和使用證券賬戶的具體要求及相關結算安排,這意味著在三年漫長等待后,證監會正式解除對信托產品開立信托專用證券賬戶的限制。
信托賬戶不再“稀缺”。據了解,《通知》主要有三點內容。首先,信托公司可自行開立證券賬戶參與證券交易,或自主選擇委托基金公司專戶理財、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參與證券交易;其次,一個信托產品每委托一家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進行資產管理,可在滬、深市場各開立一個專用賬戶;第三,信托公司不得為“專門申購新股,炒作ST股的產品”申請開立專用證券賬戶。
2009年6、7月,由于多家信托公司通過為一個信托計劃開設多個證券投資賬戶,以提高新股中簽率,證監會叫停信托產品開設證券賬戶。過去三年,存量的信托證券賬戶因為稀缺,而使陽光私募基金承擔較高的賬戶費用。
諾亞財富管理中心研究部總經理鄧偉巖表示,此次信托產品證券賬戶的重新放開減輕了陽光私募基金的成本負擔,加之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預計陽光私募信托產品的發行將升溫。“信托產品證券賬戶的放開,使未來信托公司在陽光私募業務上的競爭轉向存續管理與發行能力方面,部分僅有證券賬戶而不具有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在此業務上可能面臨淘汰。”鄧偉巖表示,未來一個信托產品可委托多家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將促進TOT(信托中的信托)產品的發展。同時,信托與券商、基金的資產管理合作也將獲得更多便利。
不過,鄧偉巖強調,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的發行能否大幅增加,根本上取決于機構對市場的判斷和信心,簡單地放開證券賬戶并不足以刺激機構大舉入市。此外,如果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開立證券賬戶,信托平臺對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股市的通道價值將大大削弱。并且,隨著金融業創新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預計各類金融機構在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上的制度差異將逐漸抹平。
有利信托公司轉型。用益信托數據顯示,今年6月,投向證券投資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27款,占比6%;募集規模為19.05億元,占比3%。而在2009年6月,投向證券投資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85款,占比58.22%;募集規模為56.57億元,占比37.72%。
多數行業人士指出,信托登記的重新放開對證券信托有重要意義,尤其以股指期貨為標的的信托產品或將更多的出現在市場上。去年,銀監會放開陽光私募的投資方向,信托產品可參與股指期貨的投資。而根據相關規則,股指期貨的持倉占總資金比例須以現貨持倉為基準,沒有證券持倉的基礎,信托產品根本無法從事期指交易。因此,信托產品參與股指期貨必須首先開立證券賬戶。“信托產品設立證券賬戶放開后,期貨、私募與信托公司合作會有更多選擇,也會有更大的談判空間。”有投資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信托賬戶放開還有利于私募高端定制化。星石投資總裁楊玲指出,“目前,很多超高凈值客戶并不滿足于起點為100萬元的普通陽光私募產品,他們其實有很多個性化需求。但以前受信托賬戶制約,發起一個單一信托,至少要1個億的規模,如果要加入其他資產類別做一個TOT,客戶至少需有3億—5億元的資產總規模,且信托費用也要在1.5%—2%之間,客戶一般難以接受。現在信托賬戶放開,規模和費用的制約就小得多,高端產品定制化的門檻就能有所降低,我們能夠覆蓋的客戶范圍也會更寬廣。”
信托賬戶不再“稀缺”。據了解,《通知》主要有三點內容。首先,信托公司可自行開立證券賬戶參與證券交易,或自主選擇委托基金公司專戶理財、證券公司定向資產管理計劃參與證券交易;其次,一個信托產品每委托一家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進行資產管理,可在滬、深市場各開立一個專用賬戶;第三,信托公司不得為“專門申購新股,炒作ST股的產品”申請開立專用證券賬戶。
2009年6、7月,由于多家信托公司通過為一個信托計劃開設多個證券投資賬戶,以提高新股中簽率,證監會叫停信托產品開設證券賬戶。過去三年,存量的信托證券賬戶因為稀缺,而使陽光私募基金承擔較高的賬戶費用。
諾亞財富管理中心研究部總經理鄧偉巖表示,此次信托產品證券賬戶的重新放開減輕了陽光私募基金的成本負擔,加之A股市場估值處于歷史底部區域,預計陽光私募信托產品的發行將升溫。“信托產品證券賬戶的放開,使未來信托公司在陽光私募業務上的競爭轉向存續管理與發行能力方面,部分僅有證券賬戶而不具有管理能力的信托公司,在此業務上可能面臨淘汰。”鄧偉巖表示,未來一個信托產品可委托多家證券公司或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管理,將促進TOT(信托中的信托)產品的發展。同時,信托與券商、基金的資產管理合作也將獲得更多便利。
不過,鄧偉巖強調,證券投資類信托產品的發行能否大幅增加,根本上取決于機構對市場的判斷和信心,簡單地放開證券賬戶并不足以刺激機構大舉入市。此外,如果銀行理財產品可以開立證券賬戶,信托平臺對銀行理財資金進入股市的通道價值將大大削弱。并且,隨著金融業創新開放的進一步深化,預計各類金融機構在資產管理和財富管理業務上的制度差異將逐漸抹平。
有利信托公司轉型。用益信托數據顯示,今年6月,投向證券投資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27款,占比6%;募集規模為19.05億元,占比3%。而在2009年6月,投向證券投資領域的集合信托產品成立數量為85款,占比58.22%;募集規模為56.57億元,占比37.72%。
多數行業人士指出,信托登記的重新放開對證券信托有重要意義,尤其以股指期貨為標的的信托產品或將更多的出現在市場上。去年,銀監會放開陽光私募的投資方向,信托產品可參與股指期貨的投資。而根據相關規則,股指期貨的持倉占總資金比例須以現貨持倉為基準,沒有證券持倉的基礎,信托產品根本無法從事期指交易。因此,信托產品參與股指期貨必須首先開立證券賬戶。“信托產品設立證券賬戶放開后,期貨、私募與信托公司合作會有更多選擇,也會有更大的談判空間。”有投資人士表示。
除此之外,信托賬戶放開還有利于私募高端定制化。星石投資總裁楊玲指出,“目前,很多超高凈值客戶并不滿足于起點為100萬元的普通陽光私募產品,他們其實有很多個性化需求。但以前受信托賬戶制約,發起一個單一信托,至少要1個億的規模,如果要加入其他資產類別做一個TOT,客戶至少需有3億—5億元的資產總規模,且信托費用也要在1.5%—2%之間,客戶一般難以接受。現在信托賬戶放開,規模和費用的制約就小得多,高端產品定制化的門檻就能有所降低,我們能夠覆蓋的客戶范圍也會更寬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