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在《資管新規》及《信托業務分類新規》(征求意見稿)的指引下,信托行業持續深入推進轉型發展,標品業務和本源業務保持快速增長態勢。近三年,信托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實現快速突破。2022年受疫情復雜多變形勢影響,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出現負增長,信托行業參與資產證券化項目也出現了小幅波動,但整體展業熱情依然高漲,部分信托公司還保持了快速增長,差異化優勢逐漸顯現。未來,在監管的指引下,回歸本源,發力標品,拓展深耕資產證券化業務,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是信托公司回應監管要求、滿足當前市場需求的重要舉措。
一、基本情況
Wind數據顯示,以項目成立日為基準日,2022年全年共發行資產證券化項目1740只,同比下降20.54%;規模20,120.36億元,同比下降34.98%,為近三年增速首次出現負增長。其中,信貸ABS發行150只,規模3,556.86億元,占比17.68%;企業ABS發行1187只,規模11,504.02億元,占比57.17%;ABN發行393只,規模4,677.99億元,占比23.25%;公募REITs發行10只,規模381.48億元,占比1.89%。全年除公募REITs發行規模小幅增長外,其他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均出現下滑。從基礎資產類型來看,融資租賃債權發行規模最大,占比15.49%,其次為企業應收賬款,占比14.90%。同時,信托受益權類發行項目47只,規模612.75億元,占比3.05%;基礎資產為知識產權、物業費收費收益權等創新類產品繼續保持快速發展態勢。
存量方面,剔除無到期日數據的債券,截至2022年12月31日,我國資產支持證券存量項目3,741只,相比2021年末3902只小幅下降;規模43,774.14億元,同比下滑14.47%。其中,信貸ABS項目571只,規模14,347.16億元,占比32.78%;企業ABS項目2,345只,規模20,311.50億元,占比46.40%;ABN項目803只,規模8,369.89億元,占比19.12%;公募REITs項目22只,規模745.60億元,占比1.70%。
2022年,我國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數量和規模在連續三年保持高位增長后首現負增長,存量規模也出現下滑。公募REITs在2021年破冰后持續保持上升態勢,ABN產品發行量和存續規模也保持了小幅穩定增長。總的來看,我國資產證券化項目在加快盤活存量資產、支持綠色發展、服務實體經濟發揮了更加積極作用。
二、近兩年信托公司參與資產證券化業務情況
(一)信貸ABS
2022年共19家信托公司參與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發行150筆,規模3,556.86億元,其中最大發行方為對外經貿信托,發行18筆,規模753.52億元。
2021年,共18家參與,發行206筆,規模8,827.98億元,其中最大發行方建信信托46筆,規模2,701.79億元。
具體來看,相比上一年,2022年信托公司參與信貸ABS數量保持穩定,但規模大幅下滑,頭部機構對外經貿信托、上海信托、建信信托、華能貴誠等基本保持穩定且聚集效應更加明顯,前五發行規模占比76.04%,集中度持續上升。
(二)交易商協會ABN
2022年,共38家信托公司參與ABN業務,發行393筆,規模4,677.99億元,其中最大發行方百瑞信托發行23筆,規模790.83億元。
2021年,共41家信托公司參與,發行561筆,規模6,403.82億元,其中最大發行方華能貴誠信托115筆,規模1,362.96億元。
ABN業務是近幾年信托公司的主要發力點,在2020、2021年保持高速增長后,2022年信托公司參與發行規模出現下滑。不過,由于ABN的基礎資產類型豐富,信托公司在獲得承銷資格后更具有整體競爭力優勢。未來,信托公司依然可以在ABN業務領域保持持久活力。
(三)企業ABS
發行方面,2022年,信托公司未以計劃管理管理人身份參與企業ABS業務。2021年,參與發行3筆,規模18.92億元。其中,華能貴誠信托2筆,規模13.92億元,中信信托1筆,規模5億元。
原始權益人方面,2022年,信托公司參與企業ABS項目,124筆,規模1,027,57億元,相比2021年的213筆和2,246.58億元均出現了大幅下滑。不過,2022年參與信托公司達9家,相比2021年的4家保持了增長,也說明信托公司在監管引導下參與意愿強烈。
近三年,在交易所ABS業務資格試點的大門向信托公司敞開后,信托公司以計劃管理人身份參與企業ABS發行僅做了小幅嘗試,沒有大規模展業。
三、監管政策現狀
我國資產證券化的監管政策是隨著證券化試點的不斷發展逐步完善的,市場創新和監管創新二者相互推進不斷演變。我國資產證券化起步較晚,從20世紀90年代末開始進行初期探索。2005-2008年資產證券化試點開啟,《關于證券公司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試點有關問題的通知》和《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管理辦法》為資產證券化發展提供了制度基礎;2009至2011年受金融危機影響,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叫停,2012年,央行、銀監會、財政部聯合發布《關于進一步擴大信貸資產證券化試點有關事項通知》,重啟證券化試點。2015年,業務監管從逐筆審批制走向備案制、注冊制,對企業ABS實施負面清單管理,基礎資產范圍極大拓寬,資產證券化步入快速發展階段。2017年以來,監管部門陸續出臺了“委貸新規”、“資管新規”、“理財新規”等監管文件,鼓勵資產管理機構開展資產證券化業務。2022年,監管機構對資產證券化業務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法規,進一步規范市場,為我國未來資產證券化業務的開展進一步夯實了根基。
四、基礎資產分析
Wind數據顯示,截止2022年12月31日,資產證券化業務存續規模4.38萬億元。存量基礎資產類型包括住房抵押貸款、企業應收賬款、CMBS/CMBN、融資租賃債權、個人汽車貸款、供應鏈應付賬款、基礎設施收費等34項,其中住房抵押貸款、企業應收賬款、CMBS/CMBN、融資租賃債權、個人汽車貸款規模位居前五,分別占比24.29%、10.78%、9.05%、7.91%、5.50%。
從ABN基礎資產看,主要為優先有限合伙權益、融資租賃債權、企業應收賬款、CMBS/CMBN、供應鏈應付賬款、信托受益權等20余項,其中優先有限合伙權益規模709.01億元,占比最高,達到8.47%。目前很多銀行處于零售轉型的階段,且國內也正在逐步重視消費對拉動經濟增長的作用,資產證券化作為消費金融業務重要的融資手段,預計消費金融領域未來該類產品有較大的成長空間。
交易所發行的企業ABS由于發展時間早,監管審批寬松,同時交易結構設計更加靈活,近年來發展更快。近三年,企業ABS發行規模持續破萬億,2022年發行規模依然占比過半,整體規模與2021年基本持平。基礎資產類型覆蓋更廣,主要涉及企業應收賬款、類REITs、基礎設施收費、PPP、保理融資、供應鏈應收賬款等。近年來,信托公司獲試點參與交易所ABS后做了嘗試,但規模仍然較小。
信貸ABS基礎資產主要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RMBS)、個人汽車貸款、不良貸款、微小企業貸款、住房公積金貸款等,其中RMBS發行規模和占比仍居首位。
公募REITs22只存續項目全部基礎設施類產品。未來,隨著政策在保障性租賃住房領域支持發力,公募REITs基礎資產將會進一步擴容。
五、結語
資產證券化具有產品標準化流動性高、受投資者青睞、基礎資產多樣化、市場拓展空間大、政策鼓勵支持等業務優勢。近年來,回歸本源、發展標品業務成為信托公司轉型發展的重要方向。在監管指引下,信托業務分類新規(征求意見稿,下同)將資產證券化服務信托作為資產服務信托的專項列出,監管鼓勵信托公司深度參與資產證券化服務信托的初心可見。同時,信托公司在資產證券化業務領域也實現了快速發展態勢。2022年,受疫情復雜多變形勢影響,在資產證券化產品發行下滑大環境的背景下,信托公司發行資產證券化業務規模也出現小幅波動。未來,在監管的指引下,回歸本源,發力標品,拓展深耕資產證券化業務,提升主動管理能力和資產配置能力,是信托公司回應監管要求、滿足當前市場需求的重要舉措。
作者:舒 占 偉
來源:中 融 研 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