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千億資金缺口信托公司淘金山西煤改
發布時間:2010-07-30   來源:經濟觀察報 2010-7-16 程志云   分享到:
近期,中信信托發售的一款煤炭產業信托計劃引起了市場的關注。
這是國內首個嘗試投資于山西煤改企業的信托產品。“這僅僅是開始,目前我們有一個團隊在山西常駐,陸續接洽了不少煤企。通過一號計劃操作之后,我們的流程基本上理順了,未來,我們將繼續為山西煤改輸血。”中信信托一位項目經理告稱。
據了解,目前恰逢山西煤改進入關鍵時期。目前行政指令式的整合已經完成,但在企業并購和后期技術改造還有很大資金需求。據一位煤炭企業負責人估計,僅煤炭企業并購的資金缺口高達上千億,此外還需要大約600億左右的技改投入。
“時間窗口已經打開了。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只要你能夠控制風險,這會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也是信托公司對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積極支持。”中信信托上述信托經理說。
首發煤炭信托
據悉,中信信托這款煤炭產業信托計劃規模高達25億元,主要投資于山西一家民營煤業集團。投資期限為2年,門檻為300萬元人民幣,預期年回報率大約為9.5%,如果延長至第三年,預期年化收益率也會相應提高到11%。
該煤業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25億元資金主要用于支持企業所屬煤礦的技改升級。“經過2008、2009年兩次整合,我們的產能大概690萬噸,達到中型煤企的規模。不過在并購過程中,自身已經拿出了大部分積蓄支付并購價款,也就是說企業自己的原始積累基本上花得差不多了,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對煤礦按照煤炭整合后的要求進行技術改造的投入和復工復產的費用。技術改造的費用就集團而言大概在15億元左右,具體數據還沒有出來,而且煤礦建設還要有30%左右的備用資金,隨時可能投入的,總共是25億元左右。”該人士稱。
為了控制風險,中信信托要求該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及下屬的煤炭生產企業以及洗煤廠將其部分股權過戶給信托計劃,而其他股權盡管不過戶,但同樣需要質押在中信信托。中信信托派駐董事參與公司重大事項決策,對重大事項具有一票否決權。委托專業機構對企業經營、投融資活動、安全生產進行嚴格監管。
“我們通過審計、評估和盡職調查測算,該煤業集團股權評估價值約172.24億元,抵押率在20%左右,而未來三年凈現金流超過65億元。”
此外,中信信托還要求該煤業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
“信托公司通過派駐董事和資金監管等手段,可以促進煤改民企的規范化運作,促進民企更好發展,同時,信托公司提供的資金額度比銀行要大得多,審核時間又相對較短,能夠一次性滿足煤炭企業的需求。另外一方面,煤炭企業利潤率高,通過信托資金這一杠桿,可以撬動企業兩到三倍的經營利潤。我們現在是急于完成技術改造這一規定動作復工復產,一旦開工,現金流就回來了。越早開工,越可以提前贖回企業股權。”他說。
千億資金缺口
據了解,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信托公司、產業投資基金,都早就希望介入利潤豐厚的煤炭行業,但是由于煤炭企業本身的現金流充裕,一家煤炭企業整體是毛利率可以達到45%左右,凈利潤可以穩定在35%左右,根本不缺錢,所以金融機構一直欲投無門。
2010年,山西的煤炭企業由于整合和技改,出現了大規模的資金缺口。
一位煤老板告訴記者,在2010年年初,整合后的1000余座礦井中僅有400多座在正常生產,其他的600多座需要通過技術改造,使之采礦條件達標之后才能投入運作。這個技術改造大概在一年左右,從現在開始大家都進入這個階段了。
“現在省政府要求,山西煤炭企業整合,做實合并產能要在2011年底必須完成,這就給了各家企業很大資金壓力。大家都在忙著尋求資金支持。”一位民營煤炭企業整合主體負責人稱。
據悉,對于占煤改整合主體30%的民營企業來講,盡管資金需求量很大,但目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也存在一些技術性難題。例如,由于政府部門相應抵押配套制度沒有出臺,諸多礦場的采礦證不能抵押,銀行很難大規模放款。
一位煤老板告訴記者,在煤礦融資的問題上,銀行和煤炭企業都想了很多辦法。例如,采礦證還沒下來,有的煤礦就采取采礦權承諾,一旦采礦證具備抵押條件,將第一時間抵押給銀行。也有質押房產的,但對這么大項目而言,質押幾套房子是杯水車薪。還有的是幾家煤炭企業互相擔保貸款。還有以前一些采礦的專用設備,這個銀行以前不給質押融資的,現在也可以接受了。
“即便如此,一般一家銀行一次性也就給我們貸個1億-2億元,當地支行的權限也就這么多,分行的權限也就5個億元左右,我有2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要找十來家銀行才能湊齊,根本滿足不了我們。由于信托公司的風險控制措施多于銀行,所以我們和信托公司一拍即合。”該負責人稱。
據悉,不少信托公司關注煤炭產業已久,但是過去由于煤炭產業小、散、亂的局面,信托公司介入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都較大。
中信信托總經理蒲堅曾在《認知改變信托》研究報告發布儀式上稱,信托公司如果能持續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中的熱點和難點,通過挖掘其信托功能和價值
這是國內首個嘗試投資于山西煤改企業的信托產品。“這僅僅是開始,目前我們有一個團隊在山西常駐,陸續接洽了不少煤企。通過一號計劃操作之后,我們的流程基本上理順了,未來,我們將繼續為山西煤改輸血。”中信信托一位項目經理告稱。
據了解,目前恰逢山西煤改進入關鍵時期。目前行政指令式的整合已經完成,但在企業并購和后期技術改造還有很大資金需求。據一位煤炭企業負責人估計,僅煤炭企業并購的資金缺口高達上千億,此外還需要大約600億左右的技改投入。
“時間窗口已經打開了。對于金融機構而言,只要你能夠控制風險,這會是一個巨大的機會,也是信托公司對國家產業政策調整的積極支持。”中信信托上述信托經理說。
首發煤炭信托
據悉,中信信托這款煤炭產業信托計劃規模高達25億元,主要投資于山西一家民營煤業集團。投資期限為2年,門檻為300萬元人民幣,預期年回報率大約為9.5%,如果延長至第三年,預期年化收益率也會相應提高到11%。
該煤業集團負責人告訴記者,25億元資金主要用于支持企業所屬煤礦的技改升級。“經過2008、2009年兩次整合,我們的產能大概690萬噸,達到中型煤企的規模。不過在并購過程中,自身已經拿出了大部分積蓄支付并購價款,也就是說企業自己的原始積累基本上花得差不多了,此次募集的資金主要用于對煤礦按照煤炭整合后的要求進行技術改造的投入和復工復產的費用。技術改造的費用就集團而言大概在15億元左右,具體數據還沒有出來,而且煤礦建設還要有30%左右的備用資金,隨時可能投入的,總共是25億元左右。”該人士稱。
為了控制風險,中信信托要求該煤業集團有限公司及下屬的煤炭生產企業以及洗煤廠將其部分股權過戶給信托計劃,而其他股權盡管不過戶,但同樣需要質押在中信信托。中信信托派駐董事參與公司重大事項決策,對重大事項具有一票否決權。委托專業機構對企業經營、投融資活動、安全生產進行嚴格監管。
“我們通過審計、評估和盡職調查測算,該煤業集團股權評估價值約172.24億元,抵押率在20%左右,而未來三年凈現金流超過65億元。”
此外,中信信托還要求該煤業集團的實際控制人提供無限連帶責任擔保。
“信托公司通過派駐董事和資金監管等手段,可以促進煤改民企的規范化運作,促進民企更好發展,同時,信托公司提供的資金額度比銀行要大得多,審核時間又相對較短,能夠一次性滿足煤炭企業的需求。另外一方面,煤炭企業利潤率高,通過信托資金這一杠桿,可以撬動企業兩到三倍的經營利潤。我們現在是急于完成技術改造這一規定動作復工復產,一旦開工,現金流就回來了。越早開工,越可以提前贖回企業股權。”他說。
千億資金缺口
據了解,無論是商業銀行還是信托公司、產業投資基金,都早就希望介入利潤豐厚的煤炭行業,但是由于煤炭企業本身的現金流充裕,一家煤炭企業整體是毛利率可以達到45%左右,凈利潤可以穩定在35%左右,根本不缺錢,所以金融機構一直欲投無門。
2010年,山西的煤炭企業由于整合和技改,出現了大規模的資金缺口。
一位煤老板告訴記者,在2010年年初,整合后的1000余座礦井中僅有400多座在正常生產,其他的600多座需要通過技術改造,使之采礦條件達標之后才能投入運作。這個技術改造大概在一年左右,從現在開始大家都進入這個階段了。
“現在省政府要求,山西煤炭企業整合,做實合并產能要在2011年底必須完成,這就給了各家企業很大資金壓力。大家都在忙著尋求資金支持。”一位民營煤炭企業整合主體負責人稱。
據悉,對于占煤改整合主體30%的民營企業來講,盡管資金需求量很大,但目前商業銀行提供貸款也存在一些技術性難題。例如,由于政府部門相應抵押配套制度沒有出臺,諸多礦場的采礦證不能抵押,銀行很難大規模放款。
一位煤老板告訴記者,在煤礦融資的問題上,銀行和煤炭企業都想了很多辦法。例如,采礦證還沒下來,有的煤礦就采取采礦權承諾,一旦采礦證具備抵押條件,將第一時間抵押給銀行。也有質押房產的,但對這么大項目而言,質押幾套房子是杯水車薪。還有的是幾家煤炭企業互相擔保貸款。還有以前一些采礦的專用設備,這個銀行以前不給質押融資的,現在也可以接受了。
“即便如此,一般一家銀行一次性也就給我們貸個1億-2億元,當地支行的權限也就這么多,分行的權限也就5個億元左右,我有20多億元的資金缺口,要找十來家銀行才能湊齊,根本滿足不了我們。由于信托公司的風險控制措施多于銀行,所以我們和信托公司一拍即合。”該負責人稱。
據悉,不少信托公司關注煤炭產業已久,但是過去由于煤炭產業小、散、亂的局面,信托公司介入的風險和不確定性都較大。
中信信托總經理蒲堅曾在《認知改變信托》研究報告發布儀式上稱,信托公司如果能持續關注社會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中的熱點和難點,通過挖掘其信托功能和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