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中心
Information Center
銀信合作叫而不停:“擦邊球”產品增多
發布時間:2010-07-26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2010年7月20日 王麗娟   分享到:
近期,各地銀監局電話通知近70家信托公司,全面叫停主要以信貸類理財產品為主的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業務。這一舉措,被視為對高燒不止的銀行借信托平臺變相發放貸款潑了一瓢冷水。
業內人士指出,該管理辦法將從凈資本計算、風險資本計算、風險控制指標、監督檢查等方面對信托公司的凈資本監管做精確的計量和要求,而且要求信托公司信托資產規模應與凈資本掛鉤。
距離7月2日銀監會深夜叫停銀信合作已經半月有余,盡管這被看作是對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監管最嚴厲的一次調控,但從目前來看,并沒有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本報記者通過對市場情況的調查發現,仍有部分銀行在出售銀信合作產品,并且受政策調控的影響,此類產品比以往更加搶手。同時,有理財產品分析師向記者指出,不乏部分銀行存在著打擦邊球的現象。
叫而不停
根據用益信托統計顯示,6月份,共發行銀信理財產品504款,當月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約為7778億元,環比增加近30%。而整個上半年的數據更不可小視,1—6月份,銀信合作產品新增貸款發行總量達2.6萬多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
“現在信托成為銀行變相放貸的平臺,通過與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理財產品,將信貸從表內騰挪至表外,銀監會對這部分風險比較擔憂,所以才緊急叫停銀信合作業務。”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向本報記者指出,這樣一來,銀行通過此途徑發放貸款的沖動被抑制住了,信托業有了空間發展自己的業務銷售平臺。
盡管調控效果初現,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上周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及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較前一周有進一步下降,整體減少10%,其中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受銀信合作類理財產品被叫停的影響較大。
不過,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銀信合作產品雖然有所減少,但并沒有完全退出市場。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還在繼續發行信托貸款類和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
記者致電工行相關工作人員,被告知在售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是早已審查獲批的項目,新項目開發被暫停。而投資者則對數量有限的銀信理財產品表現出強烈興趣。
擦邊球產品增多
按下葫蘆浮起瓢。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員李雅琦為記者指出了她的新發現,有些銀行將部分信托貸款類產品轉化成組合投資類產品發行,部分資金投資于信貸資產類,部分資金投資于債券投資類。
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整體平均發行收益率為2.53%,較上個月有所下降,組合投資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73%,同上個月相比有所上升。從本月起計算到前12個月,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首次超過整體平均收益率。
李雅琦分析稱,叫停銀信合作這一部分業務對銀行自身影響較大,銀行輕易不會放棄這塊業務。銀監會對此業務的整頓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但上半年銀行信托貸款類和信貸資產類的產品發行總額卻大幅增加,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銀行對這類業務的重視程度。未來銀行受此調整的影響大小,還需看監管部門的推行力度。
另外,受銀信合作叫停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整體的發行結構有所變化。部分銀行已設法開發一些新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補充信托貸款所占的份額,近期組合投資類產品和債券投資類產品數量略有微增。
新規跑步入場
就在銀監會全面叫停銀信合作產品之后,用來規范信托公司資產管理的《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也蓄勢待發,目前已進入最后審批階段。
李旸認為,《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出臺是監管層希望信托行業能像銀行業一樣得到長遠發展,通過量化管理使信托公司不再需要一味依靠銀行渠道來擴大規模,而是需要精耕細作發展自身產品。
銀信合作業務開始于2006年,當時分業經營和鼓勵創新的金融政策、信托公司和銀行所具有的比較優勢以及投資者的不同需求,為銀信合作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空間。
而事實上,銀行和信托公司在合作過程中,銀行始終是主導力量,信托公司只是出借了牌照,擔當了通道的角色,收取很少一部分費用。特別是對于信貸類產品而言,信托公司完全沒有發言權,募集資金發放的對象和購買的信貸資產都是由銀行決定。
“監管層對信托業稍加規范,銀行和信托雙方權益就比較平衡了,不會出現目前一邊倒的情況。”李旸認為,如果一旦《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信托和銀行的合作還將會繼續,因為政策法規一直沒有明文禁止此類業務,目前的叫停也只是個暫時現象。
業內人士指出,該管理辦法將從凈資本計算、風險資本計算、風險控制指標、監督檢查等方面對信托公司的凈資本監管做精確的計量和要求,而且要求信托公司信托資產規模應與凈資本掛鉤。
距離7月2日銀監會深夜叫停銀信合作已經半月有余,盡管這被看作是對銀行與信托公司合作監管最嚴厲的一次調控,但從目前來看,并沒有實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本報記者通過對市場情況的調查發現,仍有部分銀行在出售銀信合作產品,并且受政策調控的影響,此類產品比以往更加搶手。同時,有理財產品分析師向記者指出,不乏部分銀行存在著打擦邊球的現象。
叫而不停
根據用益信托統計顯示,6月份,共發行銀信理財產品504款,當月銀信合作理財產品發行規模約為7778億元,環比增加近30%。而整個上半年的數據更不可小視,1—6月份,銀信合作產品新增貸款發行總量達2.6萬多億元,已超過去年全年的水平。
“現在信托成為銀行變相放貸的平臺,通過與信托公司合作推出理財產品,將信貸從表內騰挪至表外,銀監會對這部分風險比較擔憂,所以才緊急叫停銀信合作業務。”用益信托首席分析師李旸向本報記者指出,這樣一來,銀行通過此途徑發放貸款的沖動被抑制住了,信托業有了空間發展自己的業務銷售平臺。
盡管調控效果初現,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的統計結果顯示,上周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及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發行數量較前一周有進一步下降,整體減少10%,其中信托貸款類理財產品受銀信合作類理財產品被叫停的影響較大。
不過,從記者了解的情況看,銀信合作產品雖然有所減少,但并沒有完全退出市場。工商銀行和招商銀行還在繼續發行信托貸款類和信貸資產類理財產品。
記者致電工行相關工作人員,被告知在售的銀信合作理財產品是早已審查獲批的項目,新項目開發被暫停。而投資者則對數量有限的銀信理財產品表現出強烈興趣。
擦邊球產品增多
按下葫蘆浮起瓢。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員李雅琦為記者指出了她的新發現,有些銀行將部分信托貸款類產品轉化成組合投資類產品發行,部分資金投資于信貸資產類,部分資金投資于債券投資類。
據金融界網站金融產品研究中心數據顯示,7月份以來,銀行理財產品整體平均發行收益率為2.53%,較上個月有所下降,組合投資類產品平均收益率為2.73%,同上個月相比有所上升。從本月起計算到前12個月,組合投資類理財產品平均收益率首次超過整體平均收益率。
李雅琦分析稱,叫停銀信合作這一部分業務對銀行自身影響較大,銀行輕易不會放棄這塊業務。銀監會對此業務的整頓從去年年底就已經開始了,但上半年銀行信托貸款類和信貸資產類的產品發行總額卻大幅增加,從一個側面可以看出銀行對這類業務的重視程度。未來銀行受此調整的影響大小,還需看監管部門的推行力度。
另外,受銀信合作叫停的影響,銀行理財產品整體的發行結構有所變化。部分銀行已設法開發一些新的銀行理財產品來補充信托貸款所占的份額,近期組合投資類產品和債券投資類產品數量略有微增。
新規跑步入場
就在銀監會全面叫停銀信合作產品之后,用來規范信托公司資產管理的《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也蓄勢待發,目前已進入最后審批階段。
李旸認為,《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的出臺是監管層希望信托行業能像銀行業一樣得到長遠發展,通過量化管理使信托公司不再需要一味依靠銀行渠道來擴大規模,而是需要精耕細作發展自身產品。
銀信合作業務開始于2006年,當時分業經營和鼓勵創新的金融政策、信托公司和銀行所具有的比較優勢以及投資者的不同需求,為銀信合作的發展提供了很大空間。
而事實上,銀行和信托公司在合作過程中,銀行始終是主導力量,信托公司只是出借了牌照,擔當了通道的角色,收取很少一部分費用。特別是對于信貸類產品而言,信托公司完全沒有發言權,募集資金發放的對象和購買的信貸資產都是由銀行決定。
“監管層對信托業稍加規范,銀行和信托雙方權益就比較平衡了,不會出現目前一邊倒的情況。”李旸認為,如果一旦《信托公司凈資本管理辦法》頒布實施,信托和銀行的合作還將會繼續,因為政策法規一直沒有明文禁止此類業務,目前的叫停也只是個暫時現象。